線上服務咨詢
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
發表時間:2020-02-26 18:54
文章來源:都享科技
瀏覽次數:999
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
一、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賀信精神,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育人為本、融合創新、系統推進、引領發展”為原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規劃目標,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實施好“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攻堅行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發揮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優勢,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加快發展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二、核心目標
一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領域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戰略部署。做好《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收官工作。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十四五”規劃,出臺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導意見,舉辦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世界慕課大會。
二是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茖W規劃推動教育專網建設,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啟動國家中小學生網絡學習平臺建設,網絡學習空間應用不斷普及深入,師生信息素養持續提升。推廣“三個課堂”模式應用,以“三區三州”為重點開展網絡扶智工程。教育信息化試點示范效益彰顯,不斷探索“互聯網+”條件下教育發展新模式。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三是教育網絡安全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高。出臺教育部直屬機關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和教育系統數據安全的指導意見,組織開展教育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和檢查。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
三、重點任務
(一)堅持黨對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的全面領導
1.深入學習貫徹黨和國家對網信工作的戰略部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要論述和對國家網絡安全“四個堅持”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成果。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提高網絡安全保障能力。(責任單位:各司局和直屬單位、各部屬高校、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加強教育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組織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研究審議重大問題和重要政策文件,落實“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智慧城市、“一帶一路”、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網絡扶貧等重大戰略的任務安排。(責任單位:科技司、相關業務司局)
2.加強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統籌部署
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召開2020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研究部署年度重點工作。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出臺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和發展機制,圍繞重大問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推動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責任單位:科技司)
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體部署,指導做好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提供更好的網絡、資源、安全等服務,有效支持學校延期開學期間線上教學開展,保障“停課不停學”。(責任單位:科技司、基教司、職成司、高教司、教師司)
完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管理機制體制,健全CERNET主干網安全運行管理體系,保障CERNET安全穩定運行,為聯網高校開展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安全穩定的信息基礎設施。(責任單位:科技司)
(二)有序開展數字資源服務普及行動
3.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深入落實《教育部關于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繼續推動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應用,實現省級平臺全部接入體系,啟動國家中小學生網絡學習平臺建設。充分發揮體系聯盟的作用,推進體系完善標準規范、實施共建共治和深化應用服務,形成協同服務的有效機制。(責任單位:科技司、基教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實施教育大資源共享計劃,有序開展國家平臺資源匯聚工作,新匯聚20個以上單位的資源應用。做好體系匯聚資源應用課題研究工作,促進體系建設和創新應用的落地。(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4.深化基礎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
繼續實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鞏固活動成果,完善曬課體系。樹立典型,深化資源應用,形成一批善用優課資源的名師隊伍。組織開展應用推廣研究,實現個性化資源推送。整合開發學生學習資源供學生學習使用。遴選推廣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和優秀成果,舉辦第四屆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展示交流活動。(責任單位:基教司、中央電教館)
積極推進少數民族雙語教學資源有關項目建設工作。繼續做好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統編“三科”及其他“人教數字教材”的開發和優化更新,建立跨區、跨校協同的項目機制,打造學科典型應用示范區、示范校,推進中小學數字教材在學校的普遍化、常態化應用。(責任單位:民族司、人教社)
5.持續推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資源建設
圍繞深化教學改革和“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鼓勵探索課程建設、教材編寫、資源開發、信息技術應用一體化統籌推進。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部署,進一步健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引導職業院校形成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繼續開展“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精品課”項目。(責任單位:職成司、中央電教館)
深入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育部關于一流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要求。舉辦世界慕課大會。推進高等學校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教學資源建設,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學生在線學習、教師在線授課行為記錄和認定等方面的應用,建立可擴展、具有公信力的在線教學評價新模式。建設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責任單位:高教司)
繼續指導有關高校加強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設,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開展繼續教育,為探索時時、處處、人人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提供資源和服務。通過“求學圓夢行動”增強農民工信息化素養,提升就業本領和終身學習能力。(責任單位:職成司)
以學習者需求為導向、以課程為中心,全面提升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資源建設質量,增強學習資源的科學性、時效性、針對性,為學校各類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學習資源保障。全面推進網絡課程建設,進一步加強通識課程、專題課程、五分鐘課程、實踐類課程等專項課程資源建設,打造國家開放大學特色課程品牌。(責任單位:國家開放大學)
6.推進網絡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
組織實施“中國夢-行動有我:2020年中小幼學生‘成語中國’微電影征集展播活動”和“中國夢-行動有我:2020年全國中小學校本德育課程和教育案例評選展播活動”。(責任單位:基教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召開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工作推進會,推動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設。著力推動易班網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共建,構建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中國大學生在線和易班網為引領的校園網絡新媒體傳播矩陣。加大高校網絡文化研究評價中心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證體系,開展試測試評。繼續實施“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培育支持計劃”,舉辦第五屆“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建好“學校思政”強國號。(責任單位:思政司)
繼續舉辦第五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系列活動和第七屆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發揮好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的作用,打造憲法學習網絡陣地。(責任單位:政法司)
7.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完善全國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平臺、普通話培訓學習遠程平臺,提供普通話學習數字化資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和遠程教學方式,組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青壯年農牧民、民族地區教師、基層干部進行普通話培訓、學習。繼續推進“中華經典資源庫”項目第六期建設,開展“送經典下基層”活動。完成“中小學語文示范誦讀庫”建設并上線發布,制作音頻播放器贈送貧困地區中小學。(責任單位:語用司、人教社、語用所、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語委)
推動語言文字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成果的轉化。完善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建設,通過全球中文學習聯盟廣泛匯聚中文學習資源,進一步探索創新中文學習方式。(責任單位:語信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進一步優化并推廣網絡孔子學院平臺,繼續研發線上教學課程資源,以合作共享的形式吸納全球優質教學資源,實現注冊學員數175萬人。(責任單位:國家漢辦)
(三)持續深化網絡學習空間覆蓋行動
8.拓展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廣度與深度
推動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開展2020年度全國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依托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組織師生開通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計劃新增1000萬個。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范圍內遴選出40個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優秀區域和200所優秀學校進行展示推廣,推動逐步實現“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
繼續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合作開展中小學校長和骨干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計劃全年培訓中小學校長2000人、骨干教師4000人。(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
(四)協同實施網絡扶智工程攻堅行動
9.支持“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
深入推進網絡扶智工程攻堅行動,以“三區三州”為重點繼續開展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動,分別舉辦6期管理干部培訓班和3期中小學校長培訓班,并進行信息化教學設備捐贈、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應用服務等系列活動。(責任單位:科技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開展對貧困地區信息化教學幫扶工作,服務“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責任單位:職成司)
繼續支持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創新培訓平臺“三區三州”對口幫扶項目,總結貧困地區教師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模式與經驗。(責任單位:教師司)
繼續推廣“語言扶貧”APP項目,重點幫助“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青壯年農牧民學說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責任單位:語用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語委)
在民族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實施“智能村小”及“一村一幼”教育公平提升計劃。開展“三區三州”區域性智能遠程教育創新模式研究,通過全日制遠程教學、AI+自主學習課堂等八大課堂研究,將國內外智能教育和遠程教育理念、模式等引入“三區三州”學校。(責任單位:民族司、民教中心、中國教科院)
10.開展網絡條件下的精準扶智
印發《教育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深入推進“網聯優教”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項目、教研共同體試點項目。(責任單位:科技司、基教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五)全面推進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
11.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統籌管理
印發關于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教育系統網站發展指引,規范教育系統網站的管理,治理教育系統網站“小散亂”的問題。推動高等學?!白疃嗯芤淮巍备母?,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撐高等教育治理體系改革新模式,切實提高在校師生獲得感。(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相關業務司局)
深入推進國家教育考試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陽光高考平臺服務。繼續優化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做好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平臺、全國征兵網的運行維護和信息服務工作。(責任單位:學生司、考試中心、就業指導中心)
12.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
開展教育部直屬機關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專項調研。建設教育部通用業務服務平臺,探索以信息化應用服務新模式,避免重復建設、減少資源浪費。(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按照“一數一源”的原則,完成《教育管理信息化數據標準體系框架》等數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建立教育部直屬機關數據溯源圖譜。推動教育數據的有序共享,擴大數據共享范圍,提高數據共享效率,更好支撐各地政務服務應用。(責任單位:規劃司、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13.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互聯網+監管”工作
推進教育部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二期建設,實現教育部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理,與國家平臺對接實現一網通辦。推進電子證照和電子印章平臺的部署和應用,開展電子印章等業務應用試點。(責任單位:辦公廳、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繼續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推動監管事項、監管行為的全程網上錄入,探索監管業務的全程網上辦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14.持續做好軟件正版化工作
印發《教育部直屬機關軟件正版化管理辦法》,規范正版軟件的管理。開展軟件正版化檢查,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到位。(責任單位:科技司、辦公廳、財務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15.加強教育系統密碼應用與管理
落實《教育行業密碼與應用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推進密碼基礎設施和支撐體系建設,有序推動教育重要業務信息系統開展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完善教育數字認證(CA)基礎支撐體系建設,推動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密碼普遍應用,提升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責任單位:辦公廳、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16.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管理
推動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完成現有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備案,建立事中事后監管機制,重點治理強制使用收費、違規采集個人信息、呈現低俗信息等問題,開展高等學校管理服務類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專項治理行動,促進移動互聯網有序健康發展。(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
(六)扎實開展百區千校萬課引領行動
17.遴選認定典型區域、標桿學校和典型課例
啟動百區千校萬課引領行動,遴選30個典型區域,300所基礎教育標桿學校、50所職業教育標桿學校、30所高等教育標桿學校、20所繼續教育標桿學校,3000堂基礎教育示范課例、200堂職業教育示范課例、8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0堂繼續教育示范課例。(責任單位:科技司、相關業務司局、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指導“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開展實驗工作,切實把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實效體現到教與學這兩個關鍵環節上來,助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責任單位:基教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七)加快實施數字校園規范建設行動
18.加快推進學校網絡接入和提速降費
研制教育專網建設實施方案,科學規劃和推動教育專網建設。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推進學校聯網攻堅行動,結合精準扶貧、寬帶中國和貧困村信息化等工作,采取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未聯網學校的寬帶網絡接入,支持學校網絡提速降費,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ヂ摼W全覆蓋。(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19.引導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
印發《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修訂《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充分發揮地方與學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各級各類學校結合實際特色發展,開展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開展區域推進數字校園建設覆蓋所有學校的試點工作。繼續開展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項目,遴選100所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典型學校。(責任單位:科技司、基教司、職成司、高教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實施民族地區數字校園建設項目,遴選100個數字校園試點單位和試驗區,為“三區三州”學校提供數字化普惠產品和能力提升課程及教師數字化工具。(責任單位:民族司、民教中心)
構建國家開放大學智慧校園環境,建設“一路一網一平臺”,改造完善國開學習網,建設統一的網上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招生、學籍、課程等各項業務的一站式管理和服務。(責任單位:國家開放大學)
20.推進IPv6規模部署行動
深入推進“互聯網+”重大工程保障支撐類項目“面向教育領域的IPv6示范網絡”項目(CERNET2二期),支持CERNET主干網用戶接入IPv6。開展IPv6規模部署行動專項檢查,建立動態化的IPv6監測機制。(責任單位:科技司)
(八)穩步推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
21.推動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示范
指導推進“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2019年度創建區域績效評估,遴選新增5個以上創建區域,探索開展智慧教育創新實踐。指導寧夏“互聯網+教育”示范區和湖南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建設??茖W推進人工智能條件下教育社會實驗工作。(責任單位:科技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22.加強教育信息化應用研究與實踐
繼續開展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研究工作,遴選組建15個不同應用方向的實踐共同體,繼續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責任單位:科技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全面推進“未來學校創新計劃2.0”,推進組建全國未來學校協作共同體、發布未來學校2.0重點課題等重點項目。(責任單位:中國教科院)
繼續開展教育信息化2.0環境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完成中小學數字教材術語、信息結構模型、視聽健康要求等相關標準的研制。(責任單位:人教社)
(九)大力實施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
23.持續做好教師和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培訓
落實《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教師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通過“國培計劃”示范引領各地加大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培訓力度,將計算機編程、網絡安全教育等納入培訓內容,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專業能力,支持中小學開設豐富的信息技術課程。(責任單位:教師司)
繼續舉辦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班,以新任教育廳局長為主,計劃培訓900人。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本地區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專題培訓。(責任單位:科技司、人事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24.培養提升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
指導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做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做好總結評估,適時在全國層面進行推廣。(責任單位:教師司)
研制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評價指標標準。發布中小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在“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區域開展評測工作。(責任單位:科技司、基教司、教師司)
完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加強信息科技教育。建設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樣板實驗室,保障中小學校具備開設人工智能課程的環境條件。開展人工智能相關教學與師資培訓,搭建區域間人工智能教學成果交流平臺。(責任單位:基教司、教材局、教師司、科技司、裝備中心、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繼續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建設、應用與推廣工作。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包(初中版和高中版)和支持服務系統并推廣應用。推進小學版課程包的研制、試用和推廣應用工作。(責任單位:中央電教館)
繼續辦好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全國教師教育教學信息化交流活動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創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師生信息素養。(責任單位:基教司、職成司、科技司、中央電教館、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ㄊ娀逃畔⒒伪U洗胧?/span>
25.完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格局
積極配合財政部進一步加大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力度,引導、督促各地統籌好中央資金和自有財力,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責任單位:財務司、督導局)
繼續完善政府和市場作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機制,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持續推進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戰略合作。(責任單位:科技司、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26.加強教育信息化科研支撐和標準建設
成立第二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教育管理信息化專家組等咨詢機構的作用。發布《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2019)》。(責任單位:科技司)
加強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設,增設2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指導教育信息化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籌建。廣泛宣傳并組織申報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科學基礎研究項目。繼續通過教育部-中國移動科研基金項目,支持開展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責任單位:科技司)
落實《教育部關于完善教育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加強教育信息化標準制修訂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責任單位:科技司、裝備中心)
27.拓展教育信息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繼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推動落實《北京共識》。派員出席20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移動學習周活動等教育信息化領域重要國際會議和重大活動。推薦項目參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0年度哈馬德國王獎。(責任單位:教科文秘書處、國際司、科技司)
28.做好教育信息化宣傳報道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圍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政策、重大部署和進展成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宣傳。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電視臺和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也進一步加大報道力度,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責任單位:科技司、新聞辦、教育電視臺、教育報刊社)
(十一)提升網絡安全人才支撐和保障能力
29.提升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
推動落實《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加強網絡安全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加強對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指導,探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新思路、新體制和新機制,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加快推進網絡安全領域新工科建設,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責任單位:高教司)
30.強化網絡安全宣傳教育
持續深入推進網絡安全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明確大中小學包括“網絡安全”在內的國家安全教育要求,幫助學生強化網絡安全意識。組織好教育系統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切實提高廣大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實踐能力和防護技能。(責任單位:思政司、新聞辦、教材局、基教司、職成司、高教司)
31.開展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
深入推進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建設,加強重大課題研究和國際治理人才培養。在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各類項目中,設立信息化建設、網絡安全相關研究課題,加快在研項目研究進度,產出一批有分量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以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平臺為抓手,支持高校智庫、重點研究基地等發揮咨政建言作用,開展前瞻性、對策性、應用性研究。(責任單位:科技司、社科司、國際司)
32.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和保障能力
開展教育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和檢查,落實教育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組織開展教育系統應急演練。制定教育部直屬機關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和教育系統加強數據安全的指導意見,建立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機制。(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持續開展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提高數據分析和態勢感知能力。完善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通報機制建設。落實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的相關要求,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技術標準。推進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崗位能力建設,推廣實施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保障專業人員(ECSP)培訓。(責任單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相關一米智通查看更多